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重大战略有序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加快落地建设。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强化区域绿色发展协作,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新进展。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放宽放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1%上升到66.16%。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和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较2012年提高27.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4%,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2023年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新增装机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过50%。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3年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1300万人,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698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扣除价格因素,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实际增长94%,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88降至2.39。公共服务领域惠民政策加快落实,“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力应对部分地区干旱、洪涝等各类自然灾害,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
安全发展基础夯实。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互促共进,经济领域安全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粮食安全基础持续夯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现代种业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不断强化,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型储能装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加快形成。